2013年 第一章 会计法律制度
一、本班次的目的
本班次在完成第一轮学习或听完基础班的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目的在于提示重点考点、查漏补缺;形成整体框架。
二、题型提示
单选:20题*1分
多选:20题*2分
判断:20题*1分
案例:10题*2分
三、教材重点提示
最重要的教材章节:
第一章 会计法律制度
第二章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
第一章 会计法律制度
第一节 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考点一 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
1.会计法律制度,是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关于会计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2.我国的会计法律制度体系: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地方性会计法规。
考点二 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
制定
|
例子
|
特征
|
会计法律(层次最高)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
《会计法》(会计工作的根本性法律)、《注册会计师法》(中介行业的第一部法律)
|
XX法
|
会计行政法规
|
国务院
|
《总会计师条例》、《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
XX条例
|
国家统一会计制度
|
国务院财政部门
|
会计部门规章(部长令):《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注册会计师注册办法》、《代理记账管理办法》
|
XX办法、XX准则、XX制度、XX规范
|
会计规范性文件(发布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XX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
地方性会计法规
|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
|
|
XX省办法
|
第一节习题精讲
【例题·多选题】下列不属于会计法律的有(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B.《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C.《企业会计制度》
D.《注册会计师法》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这里的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属于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例题·单选题】根据《会计法》的规定,负责制定并公布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部门是( )。
A.国务院
B.国务院税务部门
C.国务院财政部门
D.各级人民政府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财政部门制定。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行政法规的是( )
A.《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B.《总会计师条例》
C.《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D.《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会计行政法规——XX条例。
第二节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
我国的会计工作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会计行政管理、自律管理和单位会计管理等内容。
考点一 行政管理
总原则
|
统一领导:国务院财政部
分级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
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和组织实施
|
1.制定
(1)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并公布。
(2)国务院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会计制度制定特殊行业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或者补充规定,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审核批准。
(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not总政治部、总参谋部)制定军队实施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具体办法,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
2.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方面: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管理制度、会计工作管理制度、会计监督制度
|
会计市场管理
|
会计市场的管理:准入管理、会计鉴证、市场监管和市场退出
|
会计市场准入: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师事务所设立、代理记账机构设立
|
1.会计师事务所设立:经所在地的省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批准设立
2.代理记账机构设立:经所在地的县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批准设立
3.考试成绩合格并从事审计业务两年以上的人员,可以申请注册。执业必须进入会计师事务所
|
会计专业人才评价
|
初级、中级、高级会计人才评价
|
会计领军(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评价
|
对先进会计工作者的表彰奖励
|
会计监督检查
|
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对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检查;对会计行业自律组织的监督、指导
|
考点二 自律管理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国会计学会是行业自律组织。
考点三 单位会计工作管理
1.单位负责人(一般为厂长、董事长)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2.单位负责人在财务会计报告上签名并盖章,并保证其真实、完整。
3.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4.单位的现金和有价证券必须由出纳人员经管,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第二节习题精讲
【例题·单选题】( )应当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A.单位负责人
B.会计机构负责人
C.总会计师
D.审计人员
【例题·单选题】会计市场准入管理由我国县级以上( )进行。
A.税务部门
B.财政部门
C.审计部门
D.人民政府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会计准入属于行政管理,行政管理由财政部门来负责。
【例题·多选题】会计市场的准入包括( )。
A.会计从业资格
B.初级、中级、高级会计职称
C.会计师事务所设立
D.代理记账机构设立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B选项属于人才评价。
第三节 会计核算
考点一 会计核算依据
1.各单位
必须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
法包括:《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税收征管法》、《公司法》等。
2.根据
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考点二 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
1.必须保证会计资料的
真实和完整
(1)会计资料: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核算资料。
(2)伪造VS变造
①伪造会计资料: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为前提来编制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旨在以假充真;
②
变造会计资料:用
涂改、挖补等手段来改变真实内容,以歪曲事实真相。
2.必须正确使用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项应当保持一致,
不得“随意”变更。
3.必须正确使用会计记录文字——
应当使用中文,使用
其他通用文字是备选性的。
4.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会计软件和
会计资料均符合。
规定包括《会计
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
电算化工作规范》、《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等。
考点三 会计凭证
1.会计凭证按其来源和用途,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种。
2.基本要素
原始凭证
|
记账凭证
|
(1)凭证的名称。
(2)填制凭证的日期。
(3)填制凭证单位的名称(加盖发票专用章或财务章)或者填制人的姓名。
(4)经办人员的签名或盖章。
(5)接受凭证单位的名称。
(6)经济业务内容。
(7)经济业务的数量、单价和金额。
(8)凭证的附件和凭证的编号
|
(1)填制凭证的日期
(2)凭证的名称和编号
(3)经济业务摘要
(4)应计会计科目、方向及金额
(5)记账符号
(6)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
(7)填制人员、稽核人员、记账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签名或印章
|
3.原始凭证的填制
(1)大写与小写的金额必须相等。
(2)签章
①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盖有填制单位的公章;
②从个人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有填制人员的签名或盖章;
③自制原始凭证必须有经办单位领导人或者其指定的人员签名或盖章;
④对外开出的原始凭证,必须加盖本单位的公章。
(3)作废时应当加盖“作废”戳记,连同存根一起保存,不得撕毁。
(4)发生销货退回的,除填制退货发票外,还必须有退货验收证明;退款时,必须取得对方的收款收据或汇款银行的凭证,不得以退款发票代替收据。
(5)职工出差借款凭据,必须附在记账凭证之后。收回借款时应当另开收据或者退回借据副本,不得退还原借款凭据。
4.原始凭证的审核:
(1)不真实、不合法——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2)不准确、不完整——有权予以退回。
①内容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或者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出具单位印章;
②金额错误的不得更正,只能由原始凭证开具单位重开。
5.会计凭证的保管要求
(1)原始凭证不得外借,其他单位确需借用原始凭证时,经本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批准,可以复制。
(2)对丢失原始凭证的处理:
①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如有遗失,应当取得原开出单位盖有公章的证明,并证明原来凭证的号码、金额和内容等,由经办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才能代作原始凭证。
②如果确实无法取得证明的,如火车、轮船、飞机票等凭证,由当事人写出详细情况,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负责人批准后,代作原始凭证。
考点四 会计账簿
1.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
2.基本规则
(1)会计账簿更正方法一般有划线更正法、补充登记法、红字冲正法三种。
(2)及时对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账实相符。对账工作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3)定期结账: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方法对该期内的账簿记录进行小结,结算出本期发生额合计和余额,并将其余额结转下期或者转入新账。
考点五 财务会计报告
1.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由单位负责人(包括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
2.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单位应当先行委托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并将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随同财务会计报告一并对外提供。
3.财产清查分类
(1)按清查范围: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2)按时间: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4. 财产清查时间:编制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前。
考点六 会计档案
1.属于会计档案:会计凭证类;会计账簿类;财务报告类;其他类(会计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等)。
2.不属于会计档案:预算、计划、制度。
3.会计档案应由财务会计部门按照归档要求负责整理立卷或装订。
4.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保管一年。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
5.会计档案原件原则上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须经上级主管单位批准,在不拆散原卷册的前提下,可以提供查阅或复制。
6.保管期限
(1)会计档案保管期限:永久和定期(3年、5年、10年、15年和25年)。
(2)起点: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3)长短:
①永久: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年度财务报告;
②25年: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③5年:固定资产卡片账于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
④3年:月度、季度财务报告;
⑤15年:其他。
7.销毁
(1)需要销毁的,本单位档案部门提出意见,单位负责人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
(2)监销
①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单位的档案机构和会计机构共同派人监销;
②各级主管部门销毁会计档案时,还应当有同级财政、审计部门派人监销;
③各级财政部门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同级审计部门派人监销。
(3)不得销毁的会计档案
①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以及涉及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
②正在建设期间的建设单位。
考点七 关于会计年度、会计处理方法、记账本位币的规定
1.会计年度自公历l月1日起至12月31日。
2.我国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第三节习题精讲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档案的是( )。
A.会计移交清册
B.原始凭证
C.月度财务计划
D.记账凭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不属于会计档案:预算、计划、制度。
【例题·单选题】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企业下列会计档案不需要永久保管的是( )。
A.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B.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C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D.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保存15年。
【例题·单选题】下列表述中,符合《会计法》会计记录文字要求的有( )。
A.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只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
B.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企业,会计记录可以只使用其本国文字
C.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企业,会计记录在使用中文的同时,可以使用其本国文字
D.我国在境外的企业,会计记录必须使用中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我国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例题·单选题】单位在审核原始凭证时,发现外来原始凭证的金额有错误,应由( )。
A.接受凭证单位更正并加盖公章
B.原出具凭证单位更正并加盖公章
C.原出具凭证单位重开
D.经办人员更正并报领导审批
【例题·多选题】下列( )属于变造会计凭证的行为。
A.某业务员将购货发票上的金额50万元修改为80万元报账
B.某企业为一客户虚开销货发票一张,并按票面金额的20%收取好处费
C.企业某现金出纳将一张报销凭证上的金额6000元涂改为8000元
D.购货部门转来一张购货发票,原金额计算有误,出票单位已作更正并加盖出票单位公章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涂改、挖补的属于变造。
【例题·单选题】《会计法》规定,单位有关负责人应在财务会计报告上( )。
A.签名
B.盖章
C.签名或盖章
D.签名并盖章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应由单位负责人签名并盖章。
【例题·判断题】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可按规定程序销毁。但保管期满而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应当永久保存。(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保管到事项终了为止。
第四节 会计监督
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单位内部监督、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和以政府财政部门为主体的政府监督(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合称为外部监督)。
考点一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1.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
2.主体:各单位的会计机构(实施部门)、会计人员(具体操作者)
3.对象:单位的经济活动
4.最终责任人:单位负责人负责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组织实施
5.基本要求
(1)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或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2)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应当明确。
(3)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
(4)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
6.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不相符
(1)有权自行处理:及时处理;
(2)无权处理: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考点二 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
1.主体:财政部门、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
2.对象:会计行为
3.财政部门检查的主要内容:
(1)依法设账;
(2)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
(3)会计核算是否符合规定;
(4)会计人员是否具备从业资格;
(5)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程序和内容的检查(国务院财政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实施监督检查)。
考点三 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
1.主体: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单位和个人
2.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区别
|
注册会计师审计
|
内部审计
|
审计方式
|
受托审计
|
自觉施行
|
审计职责和作用
|
对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负责
|
只对本部门、本单位负责
|
审计独立性
|
双向独立,独立性较强
|
受单位直接领导,独立性较弱
|
3.业务范围(1-4是法定业务)
(1)审查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出具审计报告。
(2)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
(3)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报告。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
(5)承办会计咨询、服务业务。
4.注册会计师审计不能替代或减轻单位负责人对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承担的责任。
第四节习题精讲
【例题·单选题】( )是指财政部门代表国家对单位和单位中的相关人员的会计行为实施的监督检查,及对发现违法会计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是一种外部监督。
A.群众监督
B.社会监督
C.单位内部监督
D.政府监督
『正确答案』D
【例题·多选题】下列属于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基本要求的有( )。
A.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程序应当明确
B.建立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C.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
D.会计事项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应明确
『正确答案』ACD
【例题·单选题】( )不是《会计法》规定的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的内容。
A.会计预算执行情况
B.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
C.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
D.会计核算是否符合法定要求
『正确答案』A
【例题·判断题】《会计法》规定,会计机构负责人负责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组织和实施,对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建立及有效实施承担最终责任。( )
]
『正确答案』×
【例题·单选题】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主体是( )。
A.审计人员
B.单位负责人
C.会计机构、会计人员
D.会计师机构负责人
『正确答案』C
第五节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考点一 会计机构的设置
1.各单位应该根据会计
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设置条件的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账。
2.申请设立的代理记账机构,应当经所在地的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批准。条件:
3名以上专职从业人员;主管代理记账业务的负责人具有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场所;制度。
考点二 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
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取得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
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或者从事
会计工作3年以上经历。
考点三 会计人员回避制度
1.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
不得担任本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
2.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
不得在本单位会计机构中
担任出纳工作。
考点四 代理记账
1.定义:指从事代理记账业务的
社会中介机构接受委托代替独立核算单位办理记账、算账、报账业务。
2.业务范围
(1)根据委托人提供的原始凭证和其他资料进行
会计核算,包括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2)对外
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经
代理记账机构负责人和委托人签名并盖章后才能对外提供。
(3)向税务机构提供
税务资料。
(4)委托人委托的其他会计业务。
3.代理记账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义务
(1)显著位置放置代理记账许可证书。
(2)按照委托合同办理代理记账业务,遵守法律法规等规定。
(3)知悉的商业秘密应当
保密。
(4)对委托人示意要求做出的会计处理,提供不实会计资料,以及其他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要求的,应当
拒绝。
(5)对委托人提出的有关会计处理原则问题应当予以
解释。
4.责任:委托代理记账机构办理会计业务并
不改变单位负责人对会计资料真实性和完整性承担的责任。
考点五 会计从业资格
1.会计从业资格是指进入会计职业、从事会计工作的一种法定资质。
2.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一经取得,
全国范围内有效。
3.不得申请参加会计从业
资格考试的情况:
(1)自被
吊销之日起5年内(含5年)不得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2)被依法
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不得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3)用假学历、假证书等手段得以免试考试科目并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由会计从业资格管理部门撤销其会计从业资格,收回证书,且
3年内不得再次参加会计从业
资格考试。
4.符合基本报名条件且具备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中专以上(含中专,下同)会计类专业学历(或学位)的,自毕业之日起
2年内(含2年),免试会计基础、初级会计
电算化(或者珠算五级)
5.
县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
6.证书管理
上岗注册登记
|
自从事会计工作之日起90日内办理注册登记
|
离岗备案
|
离开会计工作岗位超过6个月的,应当向原注册登记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备案
|
调转登记
|
调转工作单位,且继续从事会计工作的,应当自离开原工作单位之日起90日内,自离开原工作单位之日起90日内,到现单位所在地或所属部门、系统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理调入登记。
|
变更登记
|
相关基础信息变更时办理
|
7.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1)特点:针对性;适应性;灵活性
(2)内容:会计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和技能训练和职业道德等
(3)学时:
每年参加继续教育
不得少于24小时
考点六 会计专业职务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1.会计专业职务分为
高级会计师(高级职务)、会计师(中级职务)、助理会计师和会计员(初级职务)。
——不包括总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
2.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分为:
初级资格、中级资格和高级资格
初级、中级会计资格的取得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高级会计师资格实行考试与评审相结合制度。高级会计师
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全国范围内
3年有效。
考点七 会计工作岗位设置
1.基本原则
(1)根据本单位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工作岗位。
(2)符合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出纳人员不得兼任
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3)有计划地进行轮岗
(4)建立岗位责任制。
2.不属于会计岗位的:
档案管理部门的人员;医院门诊等
收费员,药品库房记账员,商场收(款)银员;单位内部
审计,社会
审计,政府
审计工作
考点八 会计人员的工作交接
1.交接范围
(1)工作调动;
(2)因病不能工作超过
3个月;
(3)因故临时离职超过3个月;
(4)撤销会计职务;
(5)单位撤销(向上级主管部门移交);
(6)单位合并(被合并单位向合并单位办理交接手续);
(7)单位分立(被分立单位向分出单位办理交接手续)。
2.现金当面点交,不得短缺,接替人员发现不一致或“白条抵库”现象时,
移交人员在规定期限内负责查清处理。
3.有价证券的数量要与会计账簿记录一致,有价证券面额与发行价不一致时,按照会计账簿余额交接。
4.专人负责监交
(1)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
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监交。
(2)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
单位负责人监交,必要时主管单位可以派人会同监交。
5.接管人员应
继续使用移交前的账簿,不得擅自另行开立账簿
6.交接人员的责任
(1)
移交人员对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
(2)即便接替人员在交接时因疏忽没有发现所接会计资料在真实性、完整性方面的问题,如事后发现仍应由原移交人员负责,
原移交人员不应以会计资料已移交而推脱责任。
第五节习题精讲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工作岗位的有( )。
A.工资核算岗位
B.出纳岗位
C.成本核算岗位
D.单位内部审计岗位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审计岗位不属于会计岗位。
【例题·单选题】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会计机构负责人办理会计工作交接手续时,负责监交的人员应当是( )。
A.一般会计人员
B.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
C.单位负责人
D.单位负责人指定的人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
单位负责人监交。
【例题·多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的工作有( )。
A.登记收入支出账目
B.登记债权债务账目
C.保管会计档案
D.保管人事档案
『正确答案』ABC
【例题·多选题】代理记账从业人员应遵守的原则包括( )。
A.对在执行业务中知悉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业务
B.对委托人示意要求进行会计处理,提供不实会计资料,应当拒绝
C.必须按照委托人的要求进行会计处理
D.对委托人提出的有关会计处理原则问题负责有解释的责任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C选项不是必须按照委托人的要求,应当合法合规才对。
【例题·判断题】移交人员办理完交接手续后,仍需对原工作期间经办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
『正确答案』√
第六节 法律责任
考点一 法律责任的形式
行政责任
|
行政处罚
|
1.类型: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
2.管辖地:违法行为发生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3.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
|
行政处分
|
1.对象:国家工作人员
2.类型: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
刑事责任
|
1.主刑:只能独立适用。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2.附加刑:既可独立适用又可以附加适用。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除出境(外国)。
|
考点二 法律制裁
1.内容:制裁、补偿和强制。其中,制裁是最主要的实现法律责任的方式。
2.有法律责任不等于有法律制裁。只有当特定国家机关凭借国家强制力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时,才称为法律制裁。
考点三 违反会计制度规定的法律责任
违反会计法规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
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
1.未按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
|
1.责令限期改正(县级以上财政部门)。
2.罚款(单位3000~5万元,个人2000~2万元)
3.给予行政处分(针对国家工作人员)。
4.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5.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严重)。
|
2.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账簿或登记账簿不符合规定。
|
3.不依法设置账簿。
|
4.私设账簿(账外账、小金库、两本账)。
|
5.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
|
6.未按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灭失。
|
7.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
|
8.未按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和记账本位币。
|
9.未按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或拒绝依法实施的监督,或不如实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及有关情况。
|
10.任用会计人员不符合规定
|
【注意1】与“税”有关的不属于违法会计行为。
【注意2】任用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任用会计机构负责人不符合要求的行为,都属于任用会计人员不符合规定的违法行为。
|
考点四 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法律责任
行政责任
|
1.通报。
2.罚款。对单位并处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3.行政处分。
4.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
刑事责任
|
1.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2.中介组织的人员: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
考点五 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法律责任
刑事责任: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考点六 授意、指使、强令他人伪造、变造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会计资料的行政责任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可以视违法行为的情节轻重,对违法行为人处以5千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考点七 单位负责人对依法履行职责抵制违反《会计法》规定行为的会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的法律责任
刑事责任:情节恶劣的,构成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罪。根据《刑法》规定,对犯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考点八 将检举人姓名和检举材料转给被检举单位和被检举人个人的法律责任
收到检举的部门、负责处理的部门不得将检举人姓名和检举材料转给被检举单位和被检举人个人。
行政责任归纳
|
违反会计法规行为
|
伪造、变造、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隐匿、故意销毁
|
授意、指使、强令
|
单 位
|
3000——5万
|
5000——10万
|
|
直接责任人
|
2000——2万
|
3000——5万
|
5000——5万
|
刑事责任归纳
伪造、变造
|
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中介组织的人员
|
授意、指使、强令
|
打击报复
|
3年以下
|
5年以下
|
|
3年以下
|
2万元以上20万元
|
|
5千元以上5万元
|
|
第六节习题精讲
【例题·多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下列行为中,属于违法会计行为的有( )。
A.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行为
B.私设会计账簿的行为
C.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的行为
D.任用不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行为
[答疑编号3090010211]
『正确答案』ABCD
【例题·单选题】伪造、变造、编制虚假会计资料,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的。根据刑法,对其直接人员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 )的罚金。
A.1万元至10万元
B.2万元至10万元
C.2万元至20万元
D.5万元至20万元
『正确答案』C
【例题·单选题】对于犯有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罪的单位负责人,可以处( )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正确答案』B
【例题·判断题】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行政处罚。( )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是不能给予两次罚款,其他行政处罚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