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会计职业道德
第一节 职业道德与会计职业道德
一、职业道德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一)职业道德的概念
狭义: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如:医生
广义: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二)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1)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所倡导的首要规范。
(2)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职业道德的精髓。
(3)办事公道。
(4)服务群众。
(5)奉献社会。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会计职业道德
(一)会计职业道德概念
会计职业道德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1)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利益关系的手段。
(2)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
(3)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1.爱岗敬业。
①爱岗敬业的含义。
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每个从业者是否有职业道德的首要标志。
爱岗敬业是爱岗与敬业的总称。
爱岗和敬业,互为前提,相互支持,相辅相成。“爱岗”是“敬业”的基石,“敬业”是“爱岗”的升华。
②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
安心本职岗位,任劳任怨;
忠于职守;
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2.诚实守信---职业道德的根本
①诚实守信的含义。
诚实是指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守信就是遵守自己所作出的承诺,讲信用,重信用,信守诺言,保守秘密。
②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弄虚作假;执业谨慎,信誉至上;
保守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两点秘密
3.廉洁自律
①廉洁自律的含义。
廉洁自律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是会计人员的行为准则。
自律两层含意:会计人员自律(最高境界)、会计行业自律;
②廉洁自律的基本要求。
要求会计人员公私分明、不贪不沾;
遵纪守法、清正廉洁。
4.客观公正
①客观公正的含义。
行为品德,灵魂;
②客观公正的基本要求。
端正态度;
依法办事;
实事求是;
不偏不倚,保持应有的独立性。
5.坚持准则
①坚持准则的含义。
坚持准则是指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过程中,严格按照会计法律制度办事,不为主观或他人意志左右。
“准则”不仅指会计准则,而且包括会计法律、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与会计工作相关的法律制度。
②坚持准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熟悉准则。
第二,执行准则。坚持准则,依法办事,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中之重;
第三,依法监督。
6.提高技能。
①提高技能的含义。
职业技能---五方面
②提高技能的基本要求。
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勤学苦练、刻苦钻研;
不断进取、提高业务水平。
7.参与管理。
①参与管理的含义。
管理:
②参与管理的基本要求。
努力钻研相关业务;
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积极参与管理。
8.强化服务。
①强化服务的含义。
②强化服务的基本要求。
树立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质量---并非无原则,关键
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第二节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
一、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联系
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有着共同的目标、相同的调整对象、承担着同样的职责。
两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两者在根本目的上一致
(2)在作用上相互补充
(3)在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重叠。
(4)在地位上相互转化、相互吸收。
(5)在实施上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二、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区别
(一)性质不同
会计法律制度通过国家机器强制执行,具有很强的他律性;
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自律性。
(二)作用范围不同
会计法律制度侧重于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和结果的合法化,具有较强的客观性;
会计职业道德则不仅要求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还要调整会计人员内在的精神世界。
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不一定违反会计法律制度。
(三)实现形式不同
会计法律制度是通过一定的程序由国家立法机关或行政管理机关制定的,其表现形式是具体的、明确的、正式形成文字的成文规定;
会计职业道德出自于会计人员的职业生活和职业实践,其表现形式既有明确的成文的规定,也有不成文的规范,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信念之中,并无具体的表现形式,它依靠社会舆论、道德教育、传统习俗和道德评价来实现。
(四)实施保障机制不同
会计法律制度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会计职业道德既有国家法律的相应要求,又需要会计人员的自觉遵守,缺乏权威机构保障对裁定的执行。
第三节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
接受教育
自我教育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
(一)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教育
(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三)会计职业道德警示教育
(四)其他与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的教育
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途径
(一)会计学历教育---基础地位与目标
(二)会计继续教育
1.特点
(1)针对性。(2)适应性。(3)灵活性。
2.内容
(1)信念(2)义务(3)荣誉
(三)会计人员的自我教育与修养
1.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自我教育:
方法:
(1)自我剖析(2)自我兢慎
2.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修养:自我改造,自我修炼
第四节 会计职业道德的检查与奖惩
一、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监督检查----财政部门。
检查的途径:
①会计执法检查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
有违反会计法的行为,一定是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
②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管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
《工作规范》第二十四条 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和各单位应当定期检查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并作为会计人员晋升、晋级、聘任专业职务、表彰奖励的重要考核依据。
③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评、聘用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
二、会计行业组织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自律管理与约束。
三、依法建立激励和遵守职业道德情况考核和奖惩机制。
四、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情节严重的,由财政部门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的,由所在单位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由会计证发证机关吊销其会计证。
第五节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组织与实施
一、财政部门组织和推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依法行政,探索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实现形式。
二、会计职业组织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和会计职业道德惩戒制度。
职业道德委员会
三、企事业单位任用合格会计人员,开展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内部约束机制,防范舞弊和经营风险,支付并督促会计人员遵循职业道德,依法开展会计工作。
四、社会各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
五、社会舆论监督,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